首先,要理解“干紅”的含義:“干”指的是葡萄酒在發酵后,葡萄汁中的糖分被酵母幾乎完全轉化為酒精,因此嘗起來沒有甜味;“紅”指的是顏色,這顏色來自于紅葡萄的皮。
發酵罐的核心任務,就是提供一個可控的環境,讓酵母將紅葡萄汁(及其果皮、果籽等固體部分)中的糖分,轉化為酒精、二氧化碳以及各種風味物質,同時從葡萄皮中有效地萃取顏色、單寧和風味物質。
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詳細分解:
一、 核心生物化學過程:酒精發酵
這是所有葡萄酒發酵的基礎,其化學反應式可以簡化為:
糖分(葡萄糖、果糖) + 酵母 → 酒精(乙醇) + 二氧化碳 + 熱量 + 風味物質
在干紅葡萄酒的釀造中,酵母會持續工作,直到將絕大部分可發酵的糖分消耗殆盡,從而得到“干型”風格的酒。
二、 關鍵物理過程:色素與單寧的萃取
這是紅葡萄酒區別于白葡萄酒的關鍵。紅葡萄的色素(花青素)和單寧主要存在于葡萄皮和籽中,很少存在于果肉里。因此,發酵過程必須包含葡萄的固體部分。萃取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:
浸漬:葡萄皮、籽與汁液長時間接觸。
熱量:發酵產生的熱量有助于溶解和釋放色素與單寧。
酒精:隨著發酵進行,酒精濃度升高,酒精是一種很好的溶劑,能更有效地萃取色素和單寧。
機械作用:通過下文提到的“循環”和“壓帽”操作,加強液體與固體的接觸。
三、 發酵罐的主要部件與操作
現代發酵罐(尤其是不銹鋼罐)通常是一個帶有溫控系統的密閉容器。
罐體:
材質:最常見的是食品級不銹鋼,因其易于清潔、惰性(不影響酒風味)、且能安裝溫控系統。
密封性:可以封閉,以防止氧化和污染,同時可以控制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。
溫控系統(至關重要):
通常是一個夾層或內置盤管,內部循環著冷卻液(如水與乙二醇的混合物)。
工作原理:發酵是放熱反應,會產生大量熱量。如果不加控制,溫度過高(如超過30°C)會殺死酵母,導致發酵中止,并產生不愉悅的煮熟味。通過溫控系統,釀酒師可以精確地將溫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(通常為25°C - 30°C)。較低的溫度有助于保留果香,較高的溫度則有助于萃取更多的顏色和單寧。
循環與壓帽系統:
在發酵過程中,葡萄皮、籽等固體物質會因二氧化碳的推動而浮到液面,形成一層厚厚的“酒帽”。如果置之不理,這層酒帽會變干,且萃取效率極低。因此,必須定期將其混入酒液中。
泵送循環:從罐底部將發酵中的葡萄汁抽出,再泵送回罐的頂部,淋在酒帽上。這既能打破酒帽,又能使汁液均勻混合。
壓帽:使用機械工具將酒帽壓入液體中。
旋轉罐:一些先進的發酵罐自身可以緩慢旋轉,實現自動、溫和的攪拌。